魏江:打造IEEE,推进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

2020-12-04 12:30

1999年的,时任浙大校长潘院士比较关心创业教育,我们就在1999年开始培养创业的人才。我们在全校遴选60位的学生进入我们的ITP创业的强化班。经过二十年的培养,这个项目建设,也非常荣幸,在2018年申报,2019年拿到了国家的教学成果的一等奖。


我们最早的时候,是学生招进来以后,通过MBA的模式,后来我们进一步拓展,把学生拓展到已经毕业的学生或者企业家,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家。后来国家非常重视创业教育,在这个背景下面,原来我们叫IBE,就是培养具有创新为基础的创业人才。原来我们是一个班,是一个项目,大概做了十多年,自从国家提出了要做创新创业教育,每个学校都要有相应的学院,相应的课程的时候,我们浙大就开始探索可能不只是一个项目,更重要的是要把整个浙江大学,把我们创新创业的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所以要构筑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这个项目在当下的时代,我们怎么进一步发展?这其实也是给我们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这次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的教育给我们提出了全新的命题,那就是如何把创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当然,这个创新是什么?它可以是市场,也可以是商业模式,也可以是制度,也可以是文化。总书记讲,创新的主线是科技创新,所以如何在一个新的发展时代重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呢?我们也在反省,今天我也提出一些思考,当然这些思考的前提是建立在浙江大学这个学校的特色基础上。浙江大学学科很齐全,工科的实力非常强,人文经管学科非常的完善,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当下的创业者到底是为了就业,或者是为了找了一份工作,或者是能够解决若干人的就业,学生创业带动多少人就业?还是要在这个新的发展时代,为我们的国家担起浙江大学应该担起的责任?这个问题说说似乎简单的,但我们二十年的实践发现这不容易,非常具有挑战。


然后再来看我们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创业者。第一,在二十年前或者十五年前,我们是鼓励本科生,工科的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创业,但是到后来,还鼓励创新创业班的学生进一步的深造留学,读硕士读博士,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所在的学科,特别是工科、医学、农学等,了解产业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而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原来我们学生的时候,因为创业了,所以作为标杆。现在我们也在想到底标杆是什么?我们创新创业班的转化率一个班达到40%,两年时间这个班出现了六个上市公司。那么要不要鼓励本科生都去创业?这个我们在反省,如果要创新,到底要什么样的创业人才?所以我提出浙大的学生,恐怕不能以就业率为评价我们学生培养的质量,也不能用本科毕业的学生创业多少人,多少比例来评价我们这个班的质量。也不能用学生是不是读了硕士、博士以后做学者多少人来评价,而是应该回到这个社会,回到这个国家,浙江大学的学生能不能真正成为这个时代,作出我们应该作出的贡献来评价,这是我们在反省的。


所以我在管理学院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要在乎我们的学生毕业率多高,也不要在乎学生毕业以后就业率多高,如果连浙大的管院或者竺可桢学院靠评价就业率来评价教学绩效的话,那我们这个学校就可以关门了,这个学校不要办了,因为我们的生源非常好,我们的学生那么优秀,难道他们会毕业找不到工作吗?这是一个问题。


我这两天也在安排团队做调查,我们现在升学的学生结构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让最优秀的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扎根科学研究,扎根基础研究,而不要一味的去创业。我挺担心,当我们学生一毕业都去关注创业赚钱,或者说创业以后因为企业家有很多的曝光度,因为他有财富,所以很多学生就会被这种环境所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他可能不太愿意做十年冷板凳,不愿意十年、二十年扎根在科学研究的实验室里面,而是愿意去创业,都去开公司,去做金融,搞P2P,搞互联网,是不是我们要鼓励的方向?


我当时在想,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是不是应该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也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是应该要始终记住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最崇高使命是什么。比如说我看到一个现象,看大学里面的人文社科,我就发现,“双一流”大学985大学,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越来越多的男生,对读硕士,读博士动力不足,相反男生和女生之间阴盛阳衰的局面在硕士博士层面越来越显著。20%是男生,80%以上是女生,男生干吗去了?创业去了,开公司去了。所以这样的话,对我们未来科学研究、基础研究,静下心来做研究的氛围,是不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就提出这样一些思考,这是我们要反省的,因为我已经做了二十年了,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说也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所以我们要反省这样的问题。


那么当下的创业到底需要什么人呢?我们仍然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这本身没有错,但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业?纵观我们国家创业发展的四十年,八十年代生存型创业,九十年代财富型创业,然后到00年代开始互联网创业,依靠商业模式创业。我们学习、利用海外的技术,结合中国的市场,结合中国的消费特征,很多学生做互联网的应用,然后开始创业,当然像阿里、腾讯是成功的典范。然后到2010年之后,由于数据迅速的发展,出现一批创新型的创业。但2018年以来,我们看到制造业卡脖子的问题,关键技术问题、核心技术问题、科技人才投入问题,静下心来做研究、做科技和攻关的问题等等,这已经成为我们当下的时代最迫切需要的。


那么我们看到这样的需要,我们正在回溯各个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创业者?八十年代我们只要胆量大、努力、勤奋,利用低成本做销售,就可以做一个好的创业者。到九十年代以后,我们除了做成本,还要做品牌、做国际化,要有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易的能力,还需要相当强的制造能力。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导向受阻,低成本已经难以为继,靠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对资源对环境具有破坏性,所以我们要做商业模式,开始做商业规律,积累一定的技术能力。那么未来呢,放到2020年,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我们猛然发现我们的基础研究很薄弱,我们发现我们的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上的承接能力很弱。我受国家科技部的委托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了中国的企业有多少家投入多少钱在做基础性的研究?在做真正核心技术突破的创业?我做了这样的调查,情况非常不乐观,我们很多地市区域统计数据都没有。

实际上今天的创业,已经不是个体户创业,不是小团队创业,我倒恰恰反而支持大公司创业,大集团创业。为什么?因为今天以科技创新为突破的创业,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必须要有大团队作战,需要有内驱的社会责任,需要站在两个“百年”的高度来看一看。


当下的企业家创业者,应该是以技术型创业、企业家精神、创业能力、社会责任和真正具有国际化的高水平的创业人才。


今天我们的网红是不是要宣传?我们上课的时候要不要用网红做案例。我们很多老师一讲营销,就讲李佳琦、薇娅,我没有说他们做得不对,但我们所有的案例都讲这些网红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就会想,我做网红可以那么快的赚钱,我在上面做个直播,唱个歌,卖个东西能那么赚钱。那我们怎么去引导我们的学生扎扎实实,能够像华为那样做我们的创业。我经常会引用Peter Thiel的观点,他们也在反省,说我们的创业要什么人才?我们要什么创业?他说我们本来想要是一辆会飞的汽车,结果我们得到了140个字母,那些VC、PE为了谋求短期的快速利润,只干投资轻量资本的创业,导致人类几十年以来在比特层面的进步很大,而在原子层面进步很小。人家也在反省,人家也在思考,所以我把这些问题斗胆提出,请各位批判。


但是我再次强调,我的批判不能面向全体学校,这肯定是错的,因为不同学校的定位不一样,不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一样,社会的需求也不一样,大学应该多元性,人才也应该多元性,我们当然要尊重多样性、生态化,但我还是想聚焦一流高校,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创业者?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变案例,是不是改变样本呢?我们上课的时候讲案例,能不能多讲讲马斯克?马斯克不是意识形态的,没有关系,像乔布斯不是意识形态,为什么不能讲乔布斯的案例呢?我们高校应该如何去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比较一下,这是福布斯的调查,说中国的青年创业者和美国的创业者差异在哪里?中国的年轻人是具有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成为创业者扎堆创业的行业,他们擅长于从科技应用入手寻找传统产业在数据时代的新应用。而美国年轻人在数据科技、在生物制药,在新能源,在新媒体等领域自由发挥创意,他们更擅长从技术、产品、服务、创新入手,打破行业固有格局,走出0到1新的产业。


我们目前创业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从宏观层面和需求侧层面来讲,我们国家需要什么?不同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区域也是不一样的。该鼓励创业的地区,却缺少真正创业的制度和环境,而不该鼓励创业的区域,却是过度创业。来看我们的高校,该鼓励创业的学校,创业教育水平不够,而不该鼓励创业的学校,却在折腾教育。


我们再看我们的学生和老师,该鼓励科学研究的学生,今天被搞得浮躁和短视,而该鼓励创新创业的学生,却是只看短平快,急功近利。而我们的老师社会实践和洞察力不足,却在给学生讲创业的技巧,而真正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素质和素养却正在被遗忘,这就是我们创业教育,我们要反省的,我们应该反省目前在创新层面,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核心技术创新不久,以模仿借鉴创新为主,颠覆技术创新不足。


我们的创业精神里面,以市场开拓创业为主,技术导向创业不足。以成本机会导向为主,价值引领创新不足。这就是问题。我们针对这样问题的反思,我们也对照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总书记在各个场合都讲,我们要做科技创新,要以人才为本,要科教兴国,要创新强国,要创新驱动发展,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科技要自立自强等等。


总书记在各种场合都强调,我们要做真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创业。这样的创业者,我称之为IBE,他应该以科技创新来创造创业机会,来驱动商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去具备企业家精神,而不是老板精神。要学会创造性破坏,创新成功的标准当然是商业,但商业不是唯一标准,我们要把创新融入创业,让我们的产业转型,让我们的产业升级,让我们的大企业走上科技创新的路子,也是标准。要让我们的传统企业,走向自强自立也是标准。我们IB的商业特征应该是技术变迁实现颠覆的创新,要允许失败,我们平时在宣传我们学生的时候,我们总是宣传那些赚了很多钱的,企业做得很大规模的,但能不能宣传那些持续创业,坚韧不拔,尽管最后还没有赚钱,但他技术突破了,通过创业为其他企业赋能了,是不是也应该宣传?这就是我们大学的情怀。


还有一个误区我想提醒,我们经常讲科技创新的创业,它是有高风险的,浙大做创新的博士培养,这个学位点已经有34年历史了,我们从1986年培养科技管理的博士,我们学科的创始人也是我们国内做创新管理最早的学者之一。所以我们很明白,一个科技创新真正0到1,成功率不会超过3%,97%是失败的。一个新的创意的产生,到能够产生现金流,在这个过程中,可能70%就已经失败了,但是有现金流不一定能盈利啊,投下去以后可能亏了,可能赚了100万,投了1000万,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当从创新走向市场,走向商业模式的成功概率是很低的。所以为什么我主张要让我们的学生从事公司创业,因为他们担不起这种科技驱动的创业,他没有这个能力,而且中国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所有的基金,都不太喜欢天使,我们特喜欢PE,我们在A轮B轮融资特别感兴趣,但对最早期的创意去投的很少很少,而银行肯定不会给他贷款。家庭里面,对这样的冒险可能也赔不起,所以中国的大学要让创业教育回归理性,那就必须要尊重创新的基本规律,要尊重创业的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技巧。


我们技巧讲得太多了,技巧我认为很多层面上不需要大学教,他从社会上自己去摸索体会更深。我为什么讲这句话?我是有依据的,因为我们培养的创业班,二十多年来,毕业的人有1000多人,MBA都有很多创业项目班,毕业的学生,包括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我问他们,我说你在上大学的时候,你学那么多课,觉得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他们告诉我,是激情,是意识,是责任,而不是具体的技巧。


我们一定要长远目光,素质能力导向,开放思维去建立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我们要理论融合、知识互补,要战略导向,创新为基、创业为魂,要团队培养。


创新导向,就是要让学生有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所以在我开设的《企业家精神》课上,我们就邀请那些弃而不舍,从失败中起来的企业家们,他们是怎么培养毅力的,给我们学生上课。我们请院士,请科学家,请工科里面有洞察力的老师,给我们的创业学生上课,我们提出“商学+”,就是商学+科技,商学+农业,商学+人文。我们让工科老师和商学老师共同备课,共同完成两个学科的课程教育。所以导师一定要团队化,我特别感动的是包括浙大的老校长,我们的院士都给我们的创业的学生上课,他们不求回报,这样的培养方案,才是这个时代我们应该鼓励的,或者说是浙大应该坚持的。


在组织上,打造工科+人文+经管的跨专业的学科平台,这不仅仅是学校里面搞一个创业学院。只靠一个组织推动也是很难的,而是真正要把校友、资本、学科、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要联动起来,要确立以创新驱动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流大学的基本使命。在教育内容上,要加强通识教育、通视型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技术产业化的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从研发到产业化到工程化,全创新链,全价值链的培养体系,要激发学生创业意识,要打磨创业团队,对接大企业,对接创新型企业。而且我们也有很多我们学校的平台,让创业项目能够落地,帮他们引进天使。这样局部形成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创新创业素质为核心,创造价值和动力,以IBE为抓手的分层分类教育模式。


这是我们的新模式,在这个模式过程中,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国际嵌入水平和天下兴亡我责有责,有人文情怀,有国家责任的这种社会责任。这样,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总书记所讲的四个“面向”里面面向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进行我们的人才培养。